芒旅:五分山與十分老街半日遊
11月的深秋是開始迎接東北季風的月份,也是山區芒花盛開的季節。位於平溪、瑞芳與暖暖交界的平溪第二高峰―五分山,是欣賞秋季芒草的絕佳地點。

撰文/攝影—曾令懷 圖片提供—曉宅山
前往五分山之前,見證茶與煤礦興衰的106市道
從石碇堡以東開始的106市道承載著茶葉與礦業的豐富歷史,其中位居106市道上的平溪地區因為丘陵地形、雨量充沛,逢淡水河上游,因此成為文山包種茶的主要產區,同時也是台灣茶業發展最早的地方,在19世紀末曾獨佔了淡水港茶葉總出口值的九成。由於當時的陸路運輸尚不發達,因此茶葉運輸大多靠人力從山上送到渡口後再以水路運輸,而現今散布於台北盆地山區的古道,便是見證先民們為挑擔經濟物資所留下的歷史見證。隨著時代變遷,鐵道取代水運,沿著基隆河而建立的平溪線鐵道成為下一個主角,運載的物資,也從茶葉變成了煤礦,然而隨著礦業因為礦災與礦源的減少而沒落後,鐵道也轉為觀光運輸之途,如今,平溪線已成為觀光客往來的主要交通工具。走在106市道上,菁桐、望古和十分昔日的礦業遺跡,與今日飄著一顆又一顆的紅色天燈交織,再次見證平溪經濟重心的轉移。
將蕭瑟轉為收穫的五分山頂
來到五分山腳下,山路變得蜿蜒而羊腸,車速快不起來,不如好好欣賞沿途的風光。穿梭山路期間,不時能見到一旁已經冒出頭來的稀疏芒花,偶爾從樹林間露臉的五分山壁更已經是白花花一片,在陽光和與藍天白雲映襯下,格外耀眼的景色讓人駐足欣賞,不忍離去。
儘管已經在山腳下,但是要突然爬升至海拔七百多公尺,五分山的山路蜿蜒曲折,髮夾彎的數量可想而知,但這些彎道正是點綴了五分山頂景色的要角,遠方的大海、延綿的基隆山脈、山下的城鎮、蜿蜒的山道、腳下的芒草,這景象叫人心曠神怡。就算芒草帶有蕭瑟的意象,但是在一覽無遺的五分山頂,就是為了將那些煩惱消化、拋諸腦後,再好好品味芒花的美,整理自己的心境與思緒。
從十分老街到十分瀑布,感受山區小鎮
附近享譽盛名的十分瀑布則是下山後的休憩好場所。十分瀑布是北台灣最大的斷崖式瀑布,水量豐沛時的沖水聲和滿佈的水霧著實壯觀,從十分老街到十分瀑布也不算遠,慢慢走大約15分鐘便能抵達,步道裡的兩座吊橋—四廣潭吊橋和觀瀑吊橋橫跨基隆河上,由橋往下看便能看見滿佈的湖穴地形,也是大華車站最著名的地形,觀瀑吊橋旁還走著平溪支線的火車,更是特別的景色。久久未在十分和五分山閒逛,這樣一趟簡單的秋季半日遊,賞了芒草、逛了老街、看了瀑布,也是心滿意足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