Volvo Cars Taiwan V-Life Stories Room

專注與用心 台灣鐵板燒經典

上林鐵板燒董事長 廖壽棧專訪

封面圖.016.jpeg

鐵板燒餐廳林立大街小巷,已成為生活中常見的選項,然而能歷久彌新的餐館少見,滋味吃過便久久無法忘懷的鐵板料理更是珍稀難得。〈上林鐵板燒〉屹立台北市商業重心區域近半個世紀,數十載以來為許多政商名流和企業大老闆的鐵板燒唯一指定,並蟬聯了2018 2020 三年米其林餐盤推薦,然而上林董事長廖壽棧對餐廳的信念與堅持,多年來卻始終如一。

鐵板燒1

賓至如歸的尊榮感受

民國六十年,日本來台開立第一間鐵板燒餐廳〈新濱〉,廖壽棧與夫人賴秀卿是當時第一批員工。承襲日式鐵板燒對「高級」的定義,1979 年廖董事長夫妻創立上林,賓至如歸的尊榮感從一踏入店門就展開。沿著現址位於仁愛圓環店面的紅絨階梯廊道而上,迎來領檯親切真誠的笑臉。二樓用餐空間帶有年代風格卻整理得窗明几淨,採光良好的大包廂裡座落著兩張鐵板燒檯,是廖壽棧的特別訂製。訂製桌形狀設計如六邊形剖成兩半,如此以來不但座位間隔寬敞,同桌客人聊天、師傅服務時也順暢無死角。桌面材質相較其他同業常用的大理石,上林選用白色杜邦石質地溫潤厚實,透著餐廳想傳遞給每個人的溫度。

鐵板燒2

除了檯面用料,檯面上的一切品質,更是上林考究的重點。上林以「敢於用料、簡單美味」聞名,海鮮均為基隆港口直送,每一塊牛肉也都由廖壽棧親自嚴選。他是開始料理牛肋眼的第一人,也是二十年前從日本進口和牛的始祖,挑選部位的精準眼光和心無旁騖,連日方公司都稱奇。烹調時,廖壽棧認為該將「美味」優先考量於「成本」,必須自己也垂涎,才會推出給客人。累積了四十餘年經驗,廖壽棧對於店裡烹煮牛排一向秉持著最高標準-表層焦酥、內部軟嫩熱度均勻、肉汁必須鎖好。在拿捏剛好的時間與火候淬鍊下,和牛淬鍊出油花的脆度又入口即化;柔韌的美國牛在咀嚼中淡淡的穀物香氣四溢,每一口都是靈魂的重擊。

鐵板燒3

以為盛宴就在此劃上句點,沒想到尚未,只見師傅面露笑意將香蕉裹粉煎至金黃酥脆,淋上董事長朋友釀的桂花龍眼蜜、加一球香草冰淇淋,連另一個胃也照顧到周全。

日、洋、台式合璧的獨到風範

鐵板燒源自日本的鋤燒,其成因也與美軍駐日的飲食習慣息息相關。在〈新濱〉之前,廖壽棧曾有西餐廳工作的經歷,接受過日本與西餐風格洗禮,在上林用餐能夠感受日、洋、台文化巧妙揉合的內涵。如上菜順序,由專人一道道位上冷前菜、開胃菜、濃湯、麵包、主餐到甜點;講求女士優先、廚師與客人接觸時皆注重衣著得體等西方的禮節。

鐵板燒4

廖壽棧對細節的琢磨廣至環境每處角落一塵不染,鐵板燒煎臺的油絕不重複沾染前一道菜,小到餐盤花紋對齊,和洗玻璃杯油污清潔的精準度,日式嚴謹精神展現在餐廳每個有形與無形,然而待人卻有著台灣的真摯和善解人意。

「我想我們比別人多用心一、兩分吧。」問及上林如何讓來過的客人都讚不絕口,甚至有不少常客從第一代吃到三代同堂,年過古稀仍每天在現場兢兢業業的廖壽棧謙虛但自信地表示。這份專注和踏實、體貼入微的心意,融化在每個人的口中與心裏,將鐵板燒職人精神發揮極致,是上林對客人一生懸命的款待。

採訪、撰文Ching Lo 

分享
  • instagram share
  • facebook share
  • twitter share
[ 延伸閱讀 ]
pic.017.jpeg

瑞典餐食風景

初秋的瑞典很美,就像是上帝不小心傾覆了手中的調色盤,紅葉點綴在蒼翠的松林中,金黃色的麥浪在風中泛起陣陣漣漪,碧藍的湖水倒映著雲彩的霞光,一切都顯得那樣的美麗而夢 ...

pic.018.jpeg

旅泊在基隆與九份之間

沿基隆外木山,途中經深澳至山城九份,市界劃分被北濱覆蓋,夜幕點著了集魚燈,為凌晨崁仔頂魚市的喊價暖身;燦光寮和樹梅的白晝,則是道盡沿海家庭的日常。 聚焦人 ...